740
近些年來,大學生由于心理問題而造成的悲劇現象普遍存在,而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學校對孩子心理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和諧相處。為了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
大學生有哪些心理問題
1、學習問題
孩子在大學期間,學習往往不再如高中階段那樣得到絕大多數人的重視,目的不明確、動力不足、態度不好構成了學習問題的主要方面。其主要表現是學習目的問題、學習動力問題、學習方法問題、學習態度問題,以及學習成績差等等。
2、人際關系問題
當孩子進入大學之后,就意味著進入了一個小社會,他們講面臨著如何與周圍的同學友好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大難題。
04-17 閱讀全文>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在大學生厭學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特別是大專和三流院校,究其根源最主要的是在高中時候沒有玩的時間,都在一心一意努力學習考大學,還有高中的氛圍普遍緊張,導致有些人有心理壓力,到了大學要好好放松一下,但是人是有惰性的,從學習到玩容易,但是從玩到學習難,還有學校氛圍問題,導致大學生不愛學習。
大學生厭學的心理原因有哪些?
1、從高中被管的嚴嚴實實,到了大學沒人管你,一下子松了勁。
2、自制力不夠,舍友同學通宵你就跟著通宵,他們不起床你也不起床,被人一鼓動也就跟風去玩耍,或者是想學習但害怕來自別人的嘲諷,所以放棄。
3、失去了目標。高中時拼命學習是為了考大學,一旦大學考上了,突然之間失去了目標,失去了奮斗的動力,就很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對策:重新樹立考研生目標。
4、迷戀游戲。高中時管得嚴,沒有機會玩,突然上了大學擺脫了老師和父母的約束,就開始瘋狂玩耍,借此彌補高中時的遺憾,一旦開始玩游戲,學生就會感覺比學習有趣多了,幾個月下來就對學習沒興趣了,進而產生厭學情緒。
01-11 閱讀全文>
當孩子進入大學之后,就意味著進入一個小社會,很多大學生面對全新的環境,內心是既興奮又擔憂。如果孩子不能快速的適應大學生活,就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最后導致他們耽誤了學業。那么大學生常見的心理挫折有哪些呢?
大學生常見的心理挫折有哪些
1、難以適應生活環境的轉變
剛入學的大學生要順利度過生活環境的轉變期,應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個機會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獨立工作的能力。
2、學習緊張與競爭壓力造成心理負擔過重
經過高考不懈的能力,大部分孩子帶著良好的感覺進入大學校園,但是入學之后突然發覺自己站在“山頂”的感覺沒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體內,昔日那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已蕩然無存,無形中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失落感。
01-05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平常大都忙于工作,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有所缺失,對孩子也是沒有耐心,遇到事情經常斥責孩子,忽略對孩子的心理教育,那么小學生心理問題表現有哪些呢?
小學生心理問題表現有哪些
1、逃學和厭學
現在社會競爭比較激烈,兒童的學習壓力也逐漸加重。部分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不招老師或同學喜歡,再加上學習成績差,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厭學。這類小學生上課時不認真聽講,也不做作業,上課時東張西望和注意力不集中,從而轉變成逃學。
2、內心自卑
它是一種印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在人際交往中對自己的能力過低評價,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謹小慎微,行為萎縮,瞻前顧后等。
11-01 閱讀全文>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出現沉迷網絡的問題,他們喜歡在網上游戲、購物、交友聊天等。這樣雖然可以豐富他們的生活,但是同時對大學生的生活和能力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問題之后,一定要及時給與引導。
大學生沉迷網絡有哪些原因
第一、社會因素
網絡的普及帶來的大眾化效應容易使大學生隨波逐流。網上信息充裕,電影、電視劇、音樂、時裝、購物等應有盡有,而且現在的學生生活水平一般都不差,出手闊綽者也不在少數。相互模仿、攀比的氛圍,致使一些學生沉迷于網絡,不思進取。
第二、他律消失規劃不明成長迷茫的促動
部分大學生之所以“宅”在宿舍,是因為對自己的大學生活缺乏有效的規劃。學生上大學前的人生目標都是由家長或是社會所決定的,都朝著同一個目標,即通過基礎教育考上好的大學。
10-26 閱讀全文>
現在社會發展很快,學習也會給孩子帶來很大壓力,家長在對孩子高要求的同時,還要注重他心理健康的發展。學生的心理問題會有很多個層面,大多受青春期的影響情緒容易失控,總是鉆牛角尖,因此家長要重視起來。
學生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問題1:青春期閉鎖心理。其主要表現是趨于關閉封鎖的外在表現和日益豐富、復雜的內心活動并存于同一個體,可以說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志。因而閉鎖心理問題主要是指處于消極情況下的心理而言的。學生若在消極情緒控制之下,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將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征兆。
問題2:情感激蕩。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學生情感上的激蕩。這種動蕩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一個微笑可以使情緒飛揚,徹夜興奮,然而他們內心里激動、高興或苦惱、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靜;他們有話有秘密想與別人傾吐,可無論碰到父母或老師卻又緘默不言,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理解,便會出現壓抑心理。
問題3:孩子開始早戀。學生一般尚未成年,我們把中學生這種未成人時的戀愛稱為早戀。中學時代,特別是高中生,正值青春發育期,在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得力的情況下,使得學生的發展表現出相對的幼稚性,所以自認為認真的、朦朧狀態下的戀愛出現了,盡管這種戀愛帶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卻是一個令人十分觀注的問題。
問題4:對網絡產生過于強烈的依賴性。不少學生一方面因交際困難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里尋找心理滿足,另一方面也被網絡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于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不愿與人面對面交往。
05-27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只關心中學的成績,而他的心理問題卻常常被忽略,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家長要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有所了解,不能非打即罵的教育孩子,和他要有正確溝通的方式,這樣才能緩解孩子的心理問題。
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問題1:自私狹隘。表現為心胸狹窄,自私自利,常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把個人利益看得過重,經常感到委屈,吃虧而郁郁不樂,具有較強的報復心理。
問題2: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對自己的品質、智力、能力等感到懷疑并做出過低評價所產生的心理感受,一旦形成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這是中學生的心理問題之一。
問題3:學習壓力過大與學習動力不足。對于大多數青少年而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讀書。學習負擔過重,因為學習壓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屢見不鮮。有些中學生承受不了這些心理壓力,有時會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反抗情緒,形成家庭暴力,甚至會出現極個別極端行為。
問題4:人際交往的壓力。年齡的增長,獨立意識的增強,青少年與社會的交往越來越廣泛,獨立的愿望日益強烈,社會交往、發展親密的伙伴關系是青少年的一種精神需要。那些性格內向,心理承受能力較弱,而自尊心又極強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體中感到壓抑和孤獨。
05-2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