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
俗話說:沒有規則,不成方圓。孩子不遵守規則或是規則感差,這都是因為家長不夠堅定,讓孩子知道了規則也是能夠改變的,也是不利于孩子的發展的。家長要做的就是堅守底線,不讓孩子跨過這道“線”,但是也要學會靈活處理,那么孩子規則感差怎么訓練呢?
孩子規則感差怎么訓練
1、培養孩子的規則感
那為了讓孩子更有規則感,是不是不管孩子怎么鬧,我們都該守住標準,直接拒絕呢?其實,培養孩子的規則感并非簡單粗暴的一刀切,而是要張弛有度,靈活處理。規則的滲透,是一個需要不斷實踐、調整、改變和適應的工作。
就比如孩子看動畫片原本是30分鐘,但延長2-3分鐘的動畫片并不會對孩子的規則感造成多大影響;相反,簡單粗暴一刀切,只會讓孩子覺得你不近人情,不僅不利于親子溝通,孩子還會因為有情緒,變得越來越不配合。
2、和孩子一起執行規則
11-16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都會對孩子寫作業拖拉而感到頭疼,常常會將時間拖延到晚上十點鐘,導致孩子自己睡覺都很晚,第二天也是很難起床,讓家長們感到無奈又很著急,還是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來給予孩子幫助,那么孩子作業拖拉怎么辦要怎么訓練呢?
孩子作業拖拉怎么辦要怎么訓練
1、營造氛圍
在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不能邊輔導邊看電視、玩手機,這樣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壞習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孩子做作業,家長在一旁安靜的讀書、看報。孩子處在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學習能力自然會上升。
2、守時觀念培養
有的時候家長會感到納悶,無論怎么跟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依舊不改,一到寫作業的時候,就還是很拖拉。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性格已經養成,這時不是僅僅靠三兩句話就能改正,要想讓孩子意識到時間觀念的重要性以及做事必須承擔的責任感,需要父母在平時的細節小事上加以引導、教育。
04-20 閱讀全文>
你有沒有聽過孩子的班主任向你反映孩子的問,“他上課總是不認真聽,老走神。不是和同學說話,就是玩筆,課堂作業也總是不能按時完成。”家長聽到老師這樣的反饋一定很頭疼吧,那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訓練?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訓練
1、父母講故事也是一個培養孩子注意力地好辦法,但是父母要注意地是,講故事地時候父母要與孩子互動,讓孩子通過主動地思考去構建故事里地畫面,這樣才能很好地鍛煉孩子主動地注意力,而不是讓孩子在那里被動地聽故事,不讓孩子問問題。
2、要在老師地幫助下找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地根本原因。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易分散和轉移,指向性差,所以,注意力發展水平低,是兒童地一個心理特點。注意力不集中原因是多方面地,我們要弄清楚,然后對癥下藥。
3、結合孩子地興趣培養專注力,興趣是最好地老師。一些孩子按家長地要求做某些事地時候,總是應付式或心不在焉,而在做他感興趣地事情時,卻能全神貫注、專心一致。孩子專注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興趣和情緒地控制。因此,我們應該注意把培養孩子廣泛地興趣與培養專注力結合起來。例如培養孩子閱讀地興趣,你可以利用孩子喜歡游戲地特點,給小孩子買一些關于他喜歡地游戲地圖畫故事書,引發孩子識字和閱讀地興趣。
4、讓孩子明確目地,自覺提高專注力,孩子對活動地目地、意義理解得越深刻,完成任務地愿望就越強烈,在活動過程中,專注力就越集中,專注力維持地時間也就越長。例如:一個平時寫字總是拖拖拉拉、漫不經心地孩子,如果你許諾他認真寫字,按時完成任務之后就可以出去玩一會兒,他一定會放下心來,集中注意力認真地寫字。當然,孩子地任務不能太多,許諾孩子地事也一定要做到。
04-13 閱讀全文>
家長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總會給孩子制定各種各樣的規則。隨著孩子長大,有些孩子就會違反,經常家長說了好幾遍,孩子就是不聽話,有時候還會頂撞父母。面對這種不遵守規則的孩子,家長應該拿出耐心,教育孩子規則的重要性。
不遵守規則的孩子怎么教育
1、家長的榜樣示范
對于讓孩子遵守行動,大人一直說是沒用的,因為孩子對于行為規范是模仿大人行為而建立起來的,所以,家長身體力行遵守規矩,才能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樹立遵守規則的意識。
比如:關于學會安全出行。家長給孩子示范先看交通指示燈,然后再過馬路,而不是橫沖直撞。身體力行教會孩子如何安全過馬路。
2、體驗不遵守規則的后果
12-28 閱讀全文>
作為家長,可能都會被孩子上課聽覺專注力不足的問題所困擾過,這不僅影響孩子的聽課效率,還會導致孩子回家做作業遇到更多的困難,那么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受到影響,增加孩子厭學的概率。所以,家長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針對聽覺專注力不足的孩子怎么訓練
1、不同聲音的區辨訓練
一般來說,孩子都是對聲音比較敏感和好奇,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因此,在家庭訓練中,家長可以先通過游戲的方式帶孩子進行訓練。
比如將兩個不同發聲玩具或者教具藏在房間的同一處或者放在身后,讓孩子在只聽到聲音的情況下,能夠指出發聲的物件。或者將不同的動物聲音通過電子產品制作在一起,讓孩子聽聲音找出相應的動物,這些都可以訓練到孩子聽覺注意力。
2、聽理解訓練
12-26 閱讀全文>
家長們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并不會遵守規矩,他們的規則感較差,因為也就會做些讓家長感到生氣的事情。對此,我們做父母的就可以對其進行培養,但是不要采取強硬的手段,而是要讓孩子去理解,然后愿意去遵守,才是對孩子有利的。
規則感差的孩子的原因
1、自我管理能力薄弱:部分人群在生長發育的過程當中,可能出現自我管理能力比較薄弱的現象,就會導致規則意識缺失的情況。
2、家庭以及學校規則教育缺乏: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家庭以及學校缺乏對規則教育,所以容易導致小孩規則意識缺失的現象,會有可能影響成長。
3、現實社會背景影響:在現實社會當中,由于各方面的商品質量,人們的經濟目的以及投機取巧等影響,所以會對孩子成長造成負面的影響,從而造成規則意識缺失的現象。
4、社會主體意識不高:由于社會因素的影響,比如受傳統思想的禁錮,所以會對人體的思想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造成規則意識缺失的情況。
12-24 閱讀全文>
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樹立孩子小時候守規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針對規則感對孩子的重要性,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正確了解什么是規則感,以及讓孩子樹立一個健康的規則感意識,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規則感對孩子的重要性
1、規則感為孩子提供安全保障。
規則感可以為孩子提供安全保障。因為孩子比較調皮搗蛋,再高的地方都要往上爬,再危險的地方都想去試試,家長在安全范圍內,可以鼓勵孩子勇敢探索,但是超出安全線外的行為,一定要嚴肅對待,哪怕要教訓孩子,也要讓孩子長記性:以后類似的事情絕對不許再做。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懂得規則感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規則,不攀高,不獨自一人下水游泳等。從小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感,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行為,有的甚至是終生的遺憾。
2、規則感幫助孩子完成探索和發現
12-03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