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
相信很多家庭中都有一個孩子:非常的討厭上學和上課。只要父母提到孩子該上學了,這些孩子就會大哭大鬧,甚至以語言威脅父母,對于這種情況,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才能更好的去解決問題。
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
1、沉迷網絡游戲或是其他成癮,對學習失去興趣
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弱,對感興趣的事物容易沉迷。目前最為普遍的就是沉迷網絡游戲,也有同學沉迷于網絡小說、網絡戀情等等,自然將學習拋到腦后。
2、家長的原因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一些孩子雖然十分努力還是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索性不學習。家長沒能處理好家庭關系。導致家庭氣氛不和諧,孩子因擔心父母離異、家庭破裂,而無心學習,家長自身行為失調。
01-22 閱讀全文>
當孩子說出自己不想上學的時候,大部分家長對孩子都會進行批評教育,甚至有些家長不問清楚原因,就開始大罵孩子,這不僅不能解決孩子的問題,還會導致親子關系變得緊張,作為家長應首先了解小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再去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小孩子為什么不想去上學
1、恐懼心理
孩子不愿上學大部分是對學校不了解,特別是看到其他孩子上學,在學校門口哭鬧,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是一種刺激,埋下了恐怖的陰影,所以在孩子準備上學的階段不要讓孩子覺得學校恐怖,慢慢的灌輸上學的優勢和誘惑力。
2、父母干擾過多導致逆反心理
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時喜歡干預,會陪孩子一起做作業、一起復習工作,但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中總會在孩子背后指手畫腳,會挑剔這個,挑剔那個,時間一長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有跟父母對著干的心理。這時父母要孩子上學,孩子自己卻偏偏不上。
10-15 閱讀全文>
孩子在上學的時候難免會有不想去的情況出現,家長要做的就是對孩子進行疏導,讓孩子的心理能夠有所紓解,這樣對孩子是有好處的。而且在生活中,家長也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時時刻刻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指引,那么孩子不想去上學是什么原因呢?
孩子不想去上學是什么原因
1、父母干擾過多導致逆反心理
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時喜歡干預,會陪孩子一起做作業、一起復習工作,但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中總會在孩子背后指手畫腳,會挑剔這個,挑剔那個,時間一長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有跟父母對著干的心理。這時父母要孩子上學,孩子自己卻偏偏不上。
2、被老師批評過多
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和上進心,用大白話講每個人都要臉,都要面子。但是有些時候由于老師在教學管理和班級管理工作中沒注意到細節,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一個自尊心特別強的同學,很可能會導致該同學自尊心受到傷害,片面地認為老師對自己不好,因此就產生不想去上學的想法。
11-16 閱讀全文>
一般來說,孩子厭學主要有兩種原因,一種原因是孩子的學習真的出現了問題。另一種原因則是厭學只是孩子的一種表現形式,或者說學習成為了孩子發泄情緒的一種載體,而未必只是因為孩子不想去上學。
小孩為什么不想去上學
1、逃避不良情緒和負性事件
如果校園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安全的環境,一想到要去上學,孩子就會聯想到會讓自己感到焦慮、緊張、抑郁、低落等等不良情緒的場景(大概就和成年人不想去上班類似!),這時也要考慮孩子在學校是否遇到了被霸凌、被排擠或其他壓力性事件,這些負性事件會極大程度上導致孩子對上學產生抵觸心理。
2、回避社交和公眾評價
有的孩子不想去上學可能是因為對于社交這件事情產生焦慮。孩子害怕也擔心如何與同學相處,不想參與小組活動和小組討論等等社交活動。孩子擔心自己的學業成績,擔心別人對自己產生評價,擔心在課堂上會點名等等一切需要在集體面前展示自我的場景。
01-22 閱讀全文>
孩子不愿去上學,可能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學習壓力大、在學校被欺負、或者很難適應新環境等等。家長需要找出原因,消除造成孩子不愿上學的因素,才能解決問題。
小孩不想去上學一般是什么情況
沒有遠大理想,缺乏主管學習動機
縱觀教育各個階段,初中階段厭學現象是最嚴重的。這是由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所決定。
初中階段的孩子(12——15歲)正處于身體和心理發育高峰的青春期,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強烈渴望自由,但因為心理并未跟著身體同步成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網絡游戲、社會青年等消極因素的影響和誘惑,再加上人生價值觀還未形成,沒有對外界環境正確的判斷和認知能力,對未來人生和前途沒有深刻體會,缺乏主管上的學習動機。但又有強烈的逆反心理,聽不進師長的意見,所以很容易厭學。
學業繁重
04-02 閱讀全文>
一方面,過于繁重和枯燥的學業壓力使許多學生感到疲憊和焦慮。另一方面,學生并不能從教育系統中獲得實際和有趣的知識,而是被迫應付大量無聊的考試和功課。此外,缺乏機會去追求興趣愛好,以及教育系統對學生個體差異的缺乏關注,也可能使學生在學校中感到茫然和無助。
現在的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
1、自身學習動機不強
許多孩子升入高年級之后,發現課程變難,一下就喪失了學習的動力,這種情緒出現的直接導致孩子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孩子學習被動,對學習感到乏味,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師和家長的壓力,不得不背著書包到學習混日子。
2、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社會文化會產生負面影響,一些內容不健康的電影、錄像、圖書等如果讓小孩子過早的接觸到,孩子沒有自制力很容易沉迷其中,也容易結交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耳濡目染,逐漸厭學。
03-07 閱讀全文>
小孩子如果上了初中以后就不想再上學,那肯定是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我們要教導他們,以后不上學的話就沒有好出路,就只能去工廠打工了,當然會吃更多的苦。
孩子讀初中不想去上學怎么辦
1、一定要多些包容和鼓勵,尤其是孩子因為挫折或者負面情緒,引起厭學問題、學習動力下降。,不能夠批評、打擊、否定孩子等處理這件事情,而是要適當包容孩子的負面情緒,積極鼓勵孩子戰勝挫折、努力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多些安全感和支持感,才能有更強的動力去戰勝學習上的困難。
2、應該增強孩子的學習動力以及求知欲望,可以讓孩子讀一下世界名著、看偉人的生平傳記或者帶孩子出去看博物館暗、動物展覽等,讓孩子有更強的學習興趣并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3、適當降低孩子的學習目標,同時讓孩子更好的完成學習計劃,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有成功的信心以及足夠的動力去學習。
孩子讀初中不想去上學有哪些原因
01-1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