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6
雖說孩子撒謊我們作為家長不能慣著,但是家長教育的時候是要講究方法,注意引導的。因為很多時候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甚至你的暴力行為還會使孩子的心理變得叛逆,或者撒謊更嚴重。
孩子撒謊該不該打
我認為不該打。首先撒謊是孩子的天性,家長在孩子撒謊的時候注意引導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打罵。其實很多時候打罵并起不到教育的意義,反而會促使孩子變得叛逆。
孩子撒謊怎么教育
1.良好的示范
父母讓孩子養成成誠的習慣,首先看看自己是否也做到了。身教永遠勝于言傳,有些道理說很多遍,不如自己做一遍。
04-24 閱讀全文>
很多孩子到了10歲之后,就會出現自己的獨立意識,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撒謊。當孩子撒謊時,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的道德品質出現了問題,于是便非常生氣的想打孩子。那10歲孩子撒謊,家長該不該打呢?
10歲孩子撒謊該不該打
不該打孩子,因為這會影響他們未來的心理發展。打罵孩子其實是家庭教育中最不可取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去教育孩子,不但不會解決問題,還會讓問題再次升級,讓孩子的心理造成第二次傷害。這個年紀的孩子正是青春叛逆期,不正確的方式會給孩子帶來負面情緒。
教育10歲孩子撒謊的問題需要家長的耐心和細致,通過了解孩子的心理,給孩子正確的觀念,營造誠信的家庭氛圍。引導孩子面對問題,制定獎懲措施等多個角度,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習慣。
10歲孩子撒謊怎么教育
1、不要暴力教育。家長一旦發現了孩子在說謊,千萬不要立即打罵。孩子年齡小,也許他編造的謊言在你看來很幼稚,但是孩子覺得自己已經編的很圓滿了,所以不要太過責罵,教育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
08-22 閱讀全文>
個人認為不應該打孩子。如果經常打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陰影,長時間會導致孩子心里畸形,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到底該不該打罵
1、能講道理盡量不要動手,都知道打不是目的,是要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改正,能達到目的就不要動手;
2、不要在暴怒的時候動手,孩子犯錯時家長確實很上火,強烈的打罵會讓孩子留下很不好的陰影,而且那時出手不知輕重,容易受傷,長此以往孩子變得自卑、小心翼翼、討好別人,心理長期處于抑郁狀態;
3、不要再孩子的同學朋友前面責打孩子,這會讓孩子在朋友同學面前更顯自卑,導致極端情緒。
打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10-22 閱讀全文>
最好不要打孩子,打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毛病,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幫助孩子及時改正,一旦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會給孩子的道德品行帶來損害。
孩子罵家長該不該打
不建議打孩子,如果孩子一不聽話,就開始拳打腳踢,長期下去孩子性格也會變得非常狂暴,甚至還會仇恨父母,將來在父母面前肆無忌憚,反過來還會打罵父母。
1、相對一味打罵來說,態度方面的威懾更加管用
其實相對成人來說,孩子的世界往往更加簡單,通常也會直接的表達出個人的看法,比如孩子不喜歡某個人,就會直接表示出個人的厭惡,行為上會直接呈現出來。因此有的孩子一旦被惹到,往往就會直接打過去,不管對方是父母還是其他陌生人。
有的父母對于這樣的行為感覺到不在意,完全意識不到孩子自身的錯誤,這樣慢慢的孩子就會變本加厲,一旦生氣就會對父母拳打腳踢,父母一味的忍讓,只會讓孩子親眼變得更加囂張,不會再對父母有畏懼之心。這樣長期下去,孩子將變得肆無忌憚,以后想改基本也不可能了。
08-16 閱讀全文>
這的確是需要看情況,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經常用打罵這種方法來解決問題。時間久了,孩子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這時候打罵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應正確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多與孩子溝通,從而給予慢慢開導和教育,而不是一味的去打孩子。
家長到底該不該打孩子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管教孩子的話: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愛是禍害。現在雖然打孩子的家長變少了,但是這種現象還存在。作為家長必須認識到以下幾點:
1、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也是義務。所以有“養不教父之過”之說,當然母親也不例外。
2、教育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應該選擇最優的教育方法。家長每天和孩子朝夕相處,對孩子的性格秉性比較了解。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高效、有益、沒有傷害的方法,促進其健康成長。
3、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認識到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現象,成長需要有試誤的過程。不要一看到孩子犯錯誤就火冒三丈。
08-16 閱讀全文>
孩子咋成長的過程中都難免犯錯誤,但是有很多時候家長并不知道該怎么去處理,有時候過于嚴厲有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叛逆心理,但是如果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過于隨意,他又不當回事。
孩子犯錯誤該不該打
不可以打,如果孩子經常被父母打罵,時間一長,孩子見到父母就會立刻產生恐懼心理,繼而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只得乖乖服從。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孩子感到孤獨,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他們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這種孩子往往性格上顯得孤僻、難以接近。
孩子犯錯誤該怎么教育
1、教育孩子為錯誤承擔責任
04-01 閱讀全文>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總是毫無緣由,或者一點點小事就對孩子大打出手。這樣的教育觀念,是需要杜絕的,因為在挨打后只記得身上的疼痛、以及帶來的恐懼,卻沒有實質性的解決好問題。而到底該不該打孩子,是需要家長們衡量的。
管教孩子到底該不該打
管教孩子時不該打,因為打孩子,或者用語言辱罵攻擊孩子,對孩子大吼大叫、冷言冷語的做法是完全無效甚至是反效的。這不僅無助于孩子認識并改正自己的錯誤,反而還會帶來諸多消極后果。
首先,逃避疼痛是人的本能,也許“揍一頓”確實能制止住孩子的某個不當行為,但孩子并不是因為認識到錯誤而改變。這會帶來的一個后果是,孩子為了逃避責罰,會想盡辦法隱瞞自己的行為。換句話說,孩子并不是真的改正了錯誤,他只是努力不再讓父母知道而已。
犯錯是孩子最好的成長機會,但如果父母只會打他,那就等于剝奪了孩子成長、反思的機會。但是不打孩子,不等于不管教孩子。對孩子表達尊重與和善,也不意味著要放縱他無法無天。保持冷靜和體貼,也能管教好孩子。
家長怎么管教好孩子
12-2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