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5
小孩子調皮貪玩是天性,很多家長都能理性看待這個情況,但是如果影響到了學習,就需要家長及時引導和平衡。有些家長就會采用強制的手段,想讓孩子收心,但往往會產生很多負面效果。那么孩子太貪玩怎么能讓他收收心呢?
孩子太貪玩怎么能讓他收收心
1、有計劃性的進行約束
可以以每周為單位,和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玩樂與學習計劃,其中很詳細的羅列了每天的玩樂時間、作業時間等,讓他每周學習和娛樂可以兩不誤,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的計劃性和自控力。
2、跟他講道理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太貪玩的問題,就必須要跟他講道理,因為會讓他的心里面對你比較信服。只要他心里面認同你的說法,他就會聽你所說的道理,他就不會覺得你跟他講的是廢話。
10-11 閱讀全文>
玩是每個孩子釋放天性的過程,孩子再晚點過程也能夠學習、認識到這個世界上的事物和知識,但是很多孩子太過于貪玩,甚至到時間也不愿意回家,那么孩子太貪玩怎么辦呢?
孩子太貪玩怎么辦
1、沒有規矩則不成方圓。作為家長可以先和孩子商量著制定學習、玩耍和休息的時間,并且需要遵照進行。還要制定獎懲措施,做的好時候要及時獎勵,如果發現破壞規矩、過度貪玩時一樣要給予懲罰。
2、貪玩的孩子創造力都很強、想象力很豐富,家長應該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不能夠責罵孩子,這樣不僅會傷害到孩子自尊心,一定程度上也會扼殺孩子的天賦,家長應該適當勸導孩子不要忽視了學業,再完成應該做到事情之后再全身心的玩。
3、孩子往書本上“誘”,往學習上“導”,使其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漸轉移到文化科學知識上去,學習興趣濃了,玩心自然淡了。
4、孩子表現出來的優秀的一面,應該及時的表揚孩子鼓勵孩子,尤其是學習上的,哪怕一小點提高,都應該加以肯定,孩子心里會有種自豪感,時間久了就會培養愛學習的習慣,細水長流,慢慢來。
09-30 閱讀全文>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個孩子坐著總是發呆的話,也屬不正常。一個孩子上課不好好地聽,愛玩,這也是不奇怪的事。不過我說的是低年級(1一一2年級)如果是中高年的話,那就要好好注意了。但是,就低年級也好,長期不專心聽,帶來的危害性也是相當大的。
首先現在各個學校大多數都開展了課后延時服務,建議讓孩子參與這種服務,大多數家長的痛苦將一掃而光,因為在學校課后飲食服務這段期間,大多數孩子的作業還是完成的差不多的。延時服務不僅是方便于家長,更多的是能讓孩子在學校將作業都高效率的完成。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方式,比如說貪玩不愛學、上課走神,家長應當和老師做好溝通,最好把關系處得融洽一點,把孩子放在老師的眼皮底下。老師能夠及時的提醒,并且孩子的注意力能夠有所提升,這樣子孩子的成績自然慢慢的就可以上升。
畢竟在學習初期真的非常重要,如果家長就此放棄,或者沉迷于自己的痛苦之中,恐怕對于孩子來講就永遠是一個學習墊底的可能。
其次孩子在家庭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不要做出過多的干涉,可能家長會懷疑干涉的過多不好,不干涉孩子也是拖拖拉拉。這怎么辦,但其實對于孩子來講,只要規定了時間讓他完成自己的作業,學校不會對孩子進行批評就可以了。
家長只是在事后做出一個簡單的檢查,并且不要延長孩子的作業時間,時間長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注重自己的作業質量。
05-25 閱讀全文>
對于貪玩的孩子,教育的方式需要靈活多變,注重引導和啟發,幫助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培養他們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貪玩的孩子怎么管教
從小培養注意力
孩子不愛學習常與其注意力差有關。課堂教學要求注意力至少保持20分鐘,有的孩子卻只能集中注意幾分鐘,有許多內容在“開小差”時沒聽到、沒理解,結果成績差,逐漸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進而不愛學習。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促使孩子自覺學習的原動力,如果孩子對學習有興趣,孩子就不會把學習當成苦差事而加以拒絕。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孩子對昆蟲有興趣,凡是有關昆蟲方面的事情,他都愿意知道,有時甚至找來一些他們根本看不懂的書籍來閱讀,表現得十分專注。可見培養孩子的興趣十分重要。
04-21 閱讀全文>
是要懂孩子的心,孩子任性不聽話,不接受大人講的話,往往是因為大人不懂小孩的心。要從孩子的立場去看世界,用孩子的心去感受,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少一些失誤。
孩子太任性且脾氣大怎么教育
1、孩子任性行為是在多次得逞后積習而成的,如今就要反其道而行之,使其逐漸消退。如果兒童再提出了不近情理的要求,家長先給他講清道理,說明不能給以滿足的理由。進行說服教育后,堅決不予滿足。如此堅持多次,即可消退其非理性沖動行為。
2、要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講清理由。年齡稍大一點(滿4歲)的兒童,當他提出任何要求時,要他自己說清需要滿足這一要求的理由。合乎情理(考慮孩子實際情況)的給予滿足,不近情理堅決抵制。這樣引導兒童發展理性意志,抑制非理性沖動,學會對自己的行為做理智調節。
3、在一些頑固、任性的兒童提出狂妄要求時,成人應立即提出(不是指責)其要求的不合理性,堅決宣布不予滿足,同時,家長可以提出另一方案,讓孩子選擇,引導孩子進行另一種有趣的事情,使孩子忘掉這一不合理要求。
4、將計就計,使孩子改變行為。當孩子任性并撒潑哭鬧時,家長可以要求兒童去做他過去作為要挾手段的行為(如哭鬧、耍賴、撒潑等)。比如,要坐地蹬腳的小孩,成人不妨主動安置(不能推)他坐在地上,命令他蹬腳哭鬧。這樣,讓兒童意識到過去作為要挾手段以求一逞的行徑,現在則轉變成自我執行接受懲罰。結果是兒童自討沒趣,非理性意志行為也就可能因此而自行收斂起來了。
03-04 閱讀全文>
在這個階段,孩子們往往需要通過與別人的交往來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如果孩子們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就會導致他們在追求自我認同的過程中失去自我。他們會不自覺地按照別人的期望和要求來行動,而不是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求來選擇。
青春期孩子太在意別人看法怎么辦
1、引導孩子正確的看待自己。當孩子聽到別人的話而傷心難過的時候,父母就要引導孩子,用事實來證明,別人的話是否正確,如果是正確的話,就教孩子改掉這個毛病,如果是錯誤的話,就不必理會這些話語,要教孩子,別人根本不了解你,所以他們的話未必是真的,我們也不必與之有過多的交流。
2、要正視孩子的問題。孩子雖然小,但懂事起他們的自尊心卻都很強,很有個性。他不愿聽到別人的批評誤解,不忍受別人的譏諷嘲笑。家長一定不要否認孩子傾訴的這些事實,而是積極和他討論,尋找解決辦法,或者接受現實。
3、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首先是傾聽,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出來,為什么那么在意自己或他人的看法。其次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想想她是否有道理的。再次是引導,就是把孩子想法和看法引向正確的方向。
4、幫助孩子學會接受客觀的評價。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注定不是單獨的一個人,與家人、老師、同學、鄰居、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交往,我們每天都會面臨來自別人的評價。他人評價有客觀評價和非客觀評價之分。
02-25 閱讀全文>
現在的小孩子普遍更為獨立和自由,父母需要與他們進行更緊密的互動,有效的溝通可以幫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引導孩子和解決問題。溝通的方式和技巧也很重要,例如在溝通中要關注孩子的情感和感受,有耐心地傾聽他們的意見和想法,給予肯定和支持,以及尋找與孩子共同的解決方案等等。
現在的小孩子太難管教了怎么溝通
1、當孩子發脾氣不聽話時,千萬不要對他發脾氣,這時應該心平氣和的把他叫到你年面前來,耐心的問他發脾氣的原因并且耐心聽他訴說,多傾聽多勸導。
2、當孩子做錯事情時,先不要一來就興師問罪,給他解釋的時間,了解事情的根源,然后給他分析好和壞,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并且做好榜樣,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傳身教很重要。
3、對于孩子,過多的陪伴并不一定是好事,因為他需要成長將來要獨立,不能一直陪在他身邊,要讓他學會獨立。孩子需要最多的陪伴不是父母的陪伴,而是與他同齡的孩子的陪伴,他們有自己話題、想法。
4、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好習慣的培養很重要,多鼓勵多表揚多贊同多欣賞自己的孩子,少批評少喝斥,在孩子面前多注意自己一言一行,管理好孩子,需要的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缺一不可。
02-13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