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2
孩子沒有敬畏之心,對父母長輩不尊重,對一些本該禁止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這樣的孩子不早點教育等走到社會上也一定會被教育的很慘,那么,作為父母怎樣教育孩子有敬畏之心呢?
怎樣教育孩子有敬畏之心
1、給孩子形成隱形的約束力
父母認為給孩子懲罰會讓孩子產生恐懼,影響親子關系,也許太少的懲罰才會讓孩子感到恐懼,適當懲罰讓孩子知道懲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適度的“體罰”還會督促孩子積極上進,讓他做事之前都會考慮父母的威嚴,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是不做,有些人是不能冒犯,也能起到約束的作用。
2、家長間要相互配合
05-13 閱讀全文>
初三是孩子最重要的一年,也是他們壓力最重的階段。孩子這時可能就會因為某些原因,逐漸變得有點叛逆,那我們就要引導好孩子,讓孩子能夠正確應對自己現在的初三生活。這樣也就不會影響孩子學習的心態,也就不會在中考中出現問題。
上初三的孩子有點叛逆該怎樣教育
1、調整心態,接受孩子的成長
“在父母眼里,子女不管長到多大都是孩子?!边@句話乍聽起來很溫馨,但卻是子女的一道魔咒。當孩子的身體成長到某一個階段,他們的荷爾蒙就會發生變化,產生一種所謂的成人感。
因此,青春期是訓練孩子準備成為大人的一個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家長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去支持、肯定、相信孩子,要給他們鍛煉和成長的機會,接受他們已經長大的事實,這樣孩子在初三就算有點叛逆,也是很好解決的。
2、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04-17 閱讀全文>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聊到孩子,她問我一個問題:“孩子有報復心理正常嗎?”我的回答是不正常,緊接著她又問:“孩子有報復心理要怎樣教育?”我認真想了一下,希望今天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我的朋友,也能幫助到有同樣疑問的家長朋友們。
我想生活中不少孩子否存在報復心理,但是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現象,孩子的這種心理不僅會讓孩子想盡辦法報復對象,有時候還會傷害到孩子自己,所以,如果孩子有這種心理,我們一定要盡快引導孩子走出來。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引導孩子的這種心理呢?
孩子有報復心理要怎樣教育
1、教育孩子尊重自己。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著共同的需求和渴望,例如被接納、被喜愛、被認可。在產生報復心的時候,未被滿足的渴望是什么呢?人們常常習慣于把滿足自己渴望的“任務”交予他人,而真正能承擔起這個“任務”的,只有自己。所以媽媽們要教孩子學會欣賞自己,尊重自己,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
2、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
08-11 閱讀全文>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懂得感恩的孩子非常有禮貌,也很容易跟別人相處,但是最重要的是孩子懂得感恩,也能更加理解別人。這樣的人在社會上很容易成功,那么如何教育孩子有感恩之心呢?
如何教育孩子有感恩之心
1、在孩子的啟蒙教育時段,就應該給他們講一些有關的故事。在他們識字后,給他們買一些有關書籍,讓感恩的思想深入他們的心靈深處。
2、言借不如身教,父母本身就得擁有一顆感恩的心,而且要讓孩子看到你的感恩,這比看什么樣的書都管用。
3、對孩子不能溺愛,從小就應該讓他們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們在勞動中體驗父母的艱辛,這樣會讓他們更加懂得感恩。
4、在孩子兩周歲時就應該開始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家長在一旁教導孩子怎樣穿衣服,可以幫一下忙,慢慢的讓孩子學會自己穿衣服,穿襪子,穿鞋。三周歲時可以讓孩子幫忙擦擦桌子,掃掃地,分碗筷。
04-28 閱讀全文>
攀比心是自尊過度的一種表現,所以當孩子有攀比心的時候,家長不僅要對孩子的攀比心進行引導還有對孩子自尊心進行正確的引導。那么孩子有攀比心怎樣說服教育他,讓孩子和朋友的感情早日回歸正常的關系。
孩子有攀比心怎樣說服教育他
1、父母作為孩子的榜樣應該以身作則
愛孩子的同時不嬌寵,不過分追求品牌,不拿自己的孩子經常與別的孩子比較,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2、帶領孩子完成某項成就使得孩子得到精神上的成就
帶領孩子共同參與事物的完成,可選擇有挑戰性的運動、游戲、家務等,培養孩子從參與的體驗中獲得精神上的成就感,以此培養更高的精神追求。多讓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03-30 閱讀全文>
感恩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感恩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感恩是每個孩子最基本的道德素養,但是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孩子就是不懂感恩,那么,怎樣教育孩子有感恩的心?
怎樣教育孩子有感恩的心?
第一、帶孩子參加一些感恩活動
比如支助貧困地區的家庭,比如去孤兒福利院看望孩子,去之前要讓他明白為什么要做這些活動,回來后可以談個感想。往往通過對比,孩子更能看到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多么幸福,更會珍惜和憐憫,也漸漸從對親人的愛轉向對社會的愛。想想我們從小不也是這樣么,或許在我們那個年代有更多的事跡教育,有更多來之不易的生活體會,才得以今天這樣謙卑感恩。
第二、通過書籍或者身邊的名人故事給孩子啟發
學習如何做人,是當今社會的最基本要求。現在很多大學生學歷非常的高,但是缺乏做人的基本素養,不懂感恩,以我為中心,導致很多用人單位是不想要的,所以現在中國有相當素質的家庭開始重視孩子的德育,檢審父母自己的行為,近幾年滿大街又開始流行《弟子歸》、《三字經》之類的,或許那些淺薄的道理誰都懂,卻經常被忽略了。
03-28 閱讀全文>
在與叛逆期孩子交流時,我們需要敞開心扉,積極傾聽和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情感,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和肯定,讓他們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叛逆期的小孩子該怎樣去溝通教育
1、與孩子溝通要保持冷靜。以硬制硬是對叛逆孩子最失敗的教育方法,所以在和孩子溝通之前,急躁的父母,必需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不要脾氣一急就開始對孩子打罵,把原本要好好溝通的計劃拋諸腦后。此外,和孩子溝通最好在孩子也冷靜時,再進行溝通,效果更好。
2、在溝通中多觀察。溝通有很多方式,父母如果一直沉浸在作為孩子爸媽而焦急擔憂的角色里溝通多少會偏離理智的方式,所以不妨先觀察下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存在什么問題,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叛逆問題,從不同角度和孩子作溝通。
3、堅持試驗、不斷溝通。當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往往都是父母占主要地位,孩子則是聽話的一方。孩子長大后,父母就要采取雙向溝通的試驗,把角色轉換過來,當孩子的傾聽者,聽聽孩子心里的想法,包括對大人教育的看法,而父母從不斷的溝通中總會發現有效的解決方法。
4、交換角色,同理心。與人相處,有一顆同理心很重要,理解對方的難處,自然就不會有怨恨的態度,父母應該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在溝通中關系自然就比較融洽。
04-08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