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相對于學(xué)歷來說,大部分人更看重的是個人的性格與品德問題。因為可以從一個人的性格看出這個人的為人處世以及是否有個人品德,但是現(xiàn)在很多孩子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不自信。五歲孩子膽小不自信怎么辦?
五歲孩子膽小不自信怎么辦
第一,父母放平心態(tài),和孩子平等溝通。
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利于孩子的自信心增長。
比如,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是直接回絕“我說不行就不行”,而是跟孩子解釋原因,語氣平和。把孩子當朋友,當成需要尊重的個體,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才會看到自己的價值。
如果父母過于強勢,不給孩子解釋,時間長了,孩子變得不敢自己做決定,凡事都要看父母臉色,慢慢沒了主見,長此以往孩子會更加自卑。
第二,不威脅孩子,給予孩子永遠的支持和愛。
永遠愛孩子,這是每一個父母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但是在生活中,往往變了味。父母可能不經(jīng)大腦就說“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再哭,我就把你丟在大街上。”父母心里明明愛孩子,卻常用威脅的語氣,長期處于威脅語言暴力的孩子,會沒有安全感,會更加膽小怕事。
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永遠給予孩子支持和愛。
第三,少空洞的表揚,多肯定贊賞具體的行為。
說起表揚孩子,“你真棒!”“你真聰明!”就被父母掛在嘴邊,我們都知道這樣的表揚很空洞,容易養(yǎng)成孩子驕傲自大或是沒有自知之明的個性。
所以,表揚要講究技巧。表揚孩子具體的行為,告訴她做這件事的意義,才利于孩子繼續(xù)好的行為,成為好習(xí)慣。
具體來說,比如孩子晚飯后幫忙收拾碗筷,不是簡單說一句“你真能干”,而是對孩子說:“謝謝你幫媽媽收拾碗筷,媽媽輕松多了。”
父母不要高高在上表揚孩子,而是放下身段,對孩子表示真誠的感謝,這樣更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
第四,不斷設(shè)立小目標,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不自信的孩子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價值,缺少成功的體驗。所以,父母應(yīng)創(chuàng)設(shè)條件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比如,孩子做作業(yè)磨蹭,父母忍不住發(fā)火,但是孩子因為害怕父母更加膽小,做作業(yè)更慢。
最好的做法就是記錄孩子每次寫作業(yè)的時間,用事實說話,孩子第一次做作業(yè)花了一個小時,第二次做作業(yè)花了55分鐘,這就是進步了,肯定孩子快了5分鐘,而不是批評孩子依然做作業(yè)太慢。
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又進步了5分鐘。那么,孩子會再努力做得更快一點,進步10分鐘。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也會非常高興。
第五,不給孩子貼標簽,積極正向引導(dǎo)。
孩子表現(xiàn)出膽小、怯懦或退縮時,父母不要給孩子貼上“膽小鬼”的標簽,不要指責(zé)數(shù)落他。這樣只會傷他自尊,讓他變得越來越自卑。
心理學(xué)上有“自證預(yù)言”一說,如果父母總是給孩子貼上“膽小鬼”的標簽,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膽小,變成真正的膽小鬼。
父母應(yīng)該積極正向引導(dǎo),鼓勵孩子大膽表現(xiàn)。經(jīng)常跟孩子說:“你很勇敢,你很大膽,你很自信!”孩子在父母積極的語言暗示中,也會變得勇敢大膽自信。
第六,布置榮譽墻,寫成功日記,把孩子的成績擺出來給大家看。
在家里的某一個位置給孩子布置一個小小的“榮譽墻”,把孩子最為得意的手工、繪畫,獲得的獎狀等作品集中陳列,讓大家都看到,這是對孩子最大的肯定。
孩子會從中得到巨大的鼓舞,看到自己曾經(jīng)取得的成績,會激發(fā)他積極向上,自信大膽的心態(tài)。
還可以鼓勵孩子寫成功日記,把自己做過的覺得了不起的事都記錄下來,孩子在記錄的過程中會滋生一種自豪之感。
當孩子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再看看這些榮譽,看看這些成功日記,會激發(fā)他克服困難的巨大勇氣。孩子一定會變得越來越自信大膽。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quán)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