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越來越注重家庭教育,但是3至5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卻讓不少的家長束手無策,如果說青春期的孩子還能講講道理,那么現在的小孩子根本不知道道理是什么東西,因此縱使家長萬般能耐,一拳打到棉花上也沒有什么用,那么三到五歲孩子教育方法都有哪些呢?
三到五歲孩子教育方法
1、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
孩子之所以要學著使用這些暴力詞匯,無非就是內心沒有安全感,要通過這種極端的方式,引起爸媽更多的關注。所以,說到底,最主要的還是爸媽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這才是解決他們內心缺乏安全感的最根本途徑。
2、利用孩子的競爭意識
如果你對孩子說:“看你扔這一地玩具,趕緊給我收拾好!”估計孩子可能會無動于衷,即便收拾也是慢慢吞吞很不情愿。但是,如果你換個說法:“這些玩具都不玩了是吧?來,咱倆比賽,看誰往箱子里丟得快!”這時候,孩子一般都會很有興趣。因為這階段孩子很愛比賽,也很喜歡跟爸爸媽媽互動。
3、多讓孩子實踐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是一味的語言教育,肯定是個想不通的,所以要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就要讓孩子多參與實踐的活動,平時在做家務活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幫忙自己拿一下東西,記得要跟孩子說一聲謝謝,這孩子也會感覺到非常開心,也會感覺到自己動手,沒想到會贏來別人的贊賞。
4、注重培養孩子的毅力和耐性
三到五歲孩子對一切事物都感興趣,一句話、一張圖、外界一點點新鮮的刺激都會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容易形成興趣改變得快、耐性差等習慣。如果家長不急于正確的引導,孩子很有可能慢慢的缺乏專注力,做事不能善始善終。
5、多表揚鼓勵
在孩子做了值得表揚的事情后,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掌聲和表揚。這樣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你表揚了一次,孩子一天做事的效率都會很高的。但也要注意,一定是值得表揚的事情,不要動不動就去表揚,要讓孩子感覺到付出努力才能得到表揚。
6、培養孩子規則意識
3歲孩子初上幼兒園,正是走向社會性的社交活動,同時也是制定公共規則的最佳時機。這個階段在孩子生活習慣,作息習慣,情緒培養以及與人交往能力方面都可以給孩子制定規則,并有意識培養孩子能夠遵照規則執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