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家長發(fā)現(xiàn)自己家的孩子還不到5歲,就不懂得分享,這其實是因為家長在生活當中教育孩子的時候,無論孩子提什么要求都盡力的去滿足,時間久了就導致孩子養(yǎng)成了自私,并且不為他人思考的習慣,那么以下是幼兒自私行為的原因及對策,希望可以幫到你!
幼兒自私行為的原因
1、過度的溺愛
對孩子過度的溺愛,常會養(yǎng)成孩子任性自私的性格。尤其是有些爺爺奶奶,對孩子出現(xiàn)的任何錯誤和想要達到的需求,都會采取寬容和盡量滿足的態(tài)度,這就更容易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
2、家庭教育的直接影響
當前,盡管放開了“二胎”,但獨生子家庭還是占了大多數(shù)。家長在對獨子的照顧上更為關心和專注,這使得幼兒在一定程度上產(chǎn)生認知錯誤,誤認為所收到的愛護都是理所應當?shù)模簿腿菀讓е掠變鹤运叫袨椤?/p>
3、家長過分滿足孩子
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雖然有所提高,但是同時也代表著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是嬌生慣養(yǎng)的。也正是因為家長過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變得自私霸道,甚至有很多家長都覺得再苦不能苦孩子。
即便自己在生活中多么艱難,也要將孩子寵得像是一個公主王子一般。認為自己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可以讓孩子變得孝順自己,但實際上只能讓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的性格也正是因此養(yǎng)成的。
幼兒自私行為的對策
1、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盡量不給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
2、讓孩子學會分享
現(xiàn)在很多寶寶都是獨生子女,對于他們來說,因為從小就沒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所以他們也沒有與別人分享的習慣,家里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的,爸媽的寵愛也只圍繞著自己,所以寶寶容易有自私的行為。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爸媽也可以充當孩子的玩伴,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引導孩子跟自己分享玩具,還可以給孩子觀看一些教育類動畫短片和圖書,讓孩子更好的理解與人相處的模式,學會與人分享。
3、講究言傳身教
孩子的習慣往往和大人的教育有關,就算大人沒有教孩子那樣做,但是,如果自己沒有做好榜樣,孩子跟著學也是正常的現(xiàn)象,家長如果能夠做到與別人分享,孩子自然沒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