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對于孩子的安全感培養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是從依靠父母往獨立自主的方向轉變的,所以這個時期對于家長對孩子的安全感教育也是要求非常嚴格的。
但是在要求家長對孩子安全感教育的同時,我們需要先知道3歲孩子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只有知道表現,家長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
3歲孩子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1、緊張焦慮時總會不自主地吸吮手指。
如果說孩子小時候吸吮手指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那么當孩子滿3歲之后,如果還是會下意識地吸吮手指,尤其是挨吵的時候或者遇到一些比較害怕緊張的事情時,這種行為其實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寶媽們也需要警惕。
2、睡覺時要抓著被子或抱著東西。
很多孩子和爸媽已經分床睡了,自己睡覺時總喜歡抓著被子的一角或者抱著玩偶才能入睡。其實,這說明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睡覺時一定要找個安撫物,來獲取心中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3、經常會說類似“媽媽你會不會不要我”的話
這句話,一般是在寶媽決定生二胎的時候,孩子會出現的一種反應,很多家庭在選擇生二胎的時候,會不太在意大寶的感受,認為不過就是一個小孩子,不需要跟孩子說太多。但往往這種時候也是孩子最脆弱敏感的時候,一旦受到一些外在的影響。
比如聽到鄰居奶奶說點什么,或者看到鄰居阿姨抱著小弟弟等,在孩子內心就會極度缺乏安全感,認為真的是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如果孩子總是問父母這樣的問題,爸媽就要重視起來了,你家孩子可能已經缺乏安全感了!
3歲孩子沒有安全感怎么辦
1、家長要學會慢下來。
如果你每天都過得匆匆忙忙,那么你和家人的關系勢必越來越不和諧,長此以往,親人之間的溫情與和睦會消失,你和家人甚至會變得彼此疏遠。夫妻間會鬧矛盾,父母和子女會互相厭惡。
只有自己感覺輕松了,你才能向孩子施以援手。也許此刻孩子心煩、焦慮,需要關愛和幫助,需要向他人傾訴,良好的家庭氛圍會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放松。
2、培養安全感從多看、多聽、多玩開始。
容易被外界環境驚嚇的孩子通常具有高敏感度,需要通過玩、摸、聽、看等多重感官刺激建立對不同事物的認知,從而降低身體的敏感度。如何引導孩子接受這種感官刺激呢?用繪本說故事是很好的媒介。
故事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對原本害怕的事物產生意象性的聯想,進而產生親近、趣味性的認知,當孩子發現“這個東西其實不可怕,反而很好玩!”恐懼感便會逐漸消失。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