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3歲,自我意識開始增強,開始逆反也會有打人、罵人等行為出現,一些父母認為孩子偶爾罵幾句,并不要緊而不在意;另外一些父母卻把孩子罵人視為洪水猛獸,嚴厲懲罰孩子。這兩種做法都有過猶不及之嫌。放任自流肯定不可取,過于嚴厲也行不通。
3歲孩子罵人大人如何教育
1、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孩子罵人的行為發生,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如:上學時主動向老師同學問好,遇到熟人熱情打招呼,請人幫助要先用禮貌稱呼、再說明事由、事后要道謝,家中來客人要熱情迎送等。
2、把罵人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
有些父母聽到孩子說幾句臟話,特別是幼兒,覺得挺好玩,不但不制止,反而進行鼓勵。這是極不可取的。所以,父母切忌覺得孩子說臟話、罵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這樣會強化他的這種行為,而是應該告訴他:“這句話是罵人的話,不好聽,孩子不學。”
同時可以利用故事、兒歌及其他形式向孩子灌輸道理,講解行為標準。使孩子慢慢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3、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與他人的摩擦。
在多數情況下,孩子罵人是對自己受到傷害的一種宣泄反應,如:東西被他人偷走、走路不小心被他人撞倒等等,往往就會罵人。父母應教育孩子以善良之心看待與他人的摩擦,讓孩子明白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情,讓孩子學會寬容他人的過失,不要為這些小事而生氣罵人。
如果孩子好打人、罵人、搶東西的毛病通過教育一時還難以改正,還可以采取短時間地不讓她游戲權利或將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暫時沒收的方法,使孩子認識到打人對自己對別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歡,只有不打人了,小朋友們才樂意和他玩,幫助他改正缺點。
4、鼓勵進步。
孩子行為轉變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家長都應該及時鼓勵,使孩子明白打人、罵人、搶東西不是好孩子,大人不喜歡,有錯就改大人才喜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