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的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在家里面全家人都圍著他轉,這就很容易讓小孩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這種性格對于孩子人際關系的拓展是十分不利的,畢竟除了家長之外,其他人也不會愿意出處讓著他。那么,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孩子,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呢?
幼兒自我中心的應對措施
1、父母給寶寶樹立榜樣,在生活中多做分享行為。講很多,不如做一件,寶寶還不能通過教導,理解分享的含義。創造分享機會,可以讓寶寶分發東西,給寶寶講“孔融讓梨”的故事。營造分享后的愉快感,讓寶寶體會到分享的快樂,這是鼓勵寶寶學會分享的重要環節。
2、在家庭中,父母不僅要尊重孩子的自由和空間,還要學會尊重自己。換句話說,家長們需要以一種真正的方式與自己的孩子相處。家長們需要讓孩子知道,家長也有屬于他們自己的權利,同樣也應該受到尊重。
3、父母疼愛孩子,是很正常的,但是溺愛并不是疼愛。有的父母對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會一味地遷就,不愿讓孩子受委屈,這樣做,并不能給孩子真正的幸福。如果父母真的愛孩子,想為孩子好,那么,就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嚴格地求他、訓練他,不讓他養成“自我中心”的壞毛病。
4、過度保護、封閉孩子會使孩子失去與他人游戲的機會,也會使孩子失去認識他人價值的機會。在集體活動中,能使孩子品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意義,從而走出自我的圈子。
5、引導孩子設身處地的想到別人,作為父母,應通過講故事、做游戲和比喻等手段引導孩子認識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促進孩子從“自我”走向“他人”,由自己想到別人。
6、家長還要有意識的讓孩子做設身處地、將心比心的體會他人情緒的活動,以幫助孩子學習體察別人的內心情感世界進而引導兒童從“自我中心”中走出來,培養孩子養成謙讓、合作、同情、友善、分享的良好品質。
孩子性格冷漠自私怎么辦
方法1:當孩子行為過激時,孩子很容易被情緒所裹挾。所以父母有必要引導孩子以一種柔和的方式來待人接物。教會孩子溫柔地對待他人、平和地處理問題,這會讓孩子更加能夠體會到他人的情緒感受。
方法2:很多孩子自私是因為被家長寵壞了,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做只知道跟父母索取,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既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也可以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的辛苦。
方法3:如果孩子做的事情得到了肯定和表揚,那么他會繼續做下去。所以,當孩子想幫助別人,或者為別人著想的時候,父母要及時表揚他的這種行為,鼓勵他以后多做一些有幫助的事情。
幼兒園小孩其他小朋友欺負怎么辦
一、家長發現小孩欺負其他同學,要跟小孩溝通,了解一下具體的原因。家長不要只顧著一味批評教育,要先跟小孩溝通。才可以明白小孩欺負其他同學的真正原因。只有明白了原因,家長才能更好幫助小孩改正錯誤。
二、改正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父母應該注意以身作則,停止自己的那些攻擊性行為,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要注意控制有暴力鏡頭的電影、電視,不讓孩子玩有攻擊性的玩具,不要鼓勵孩子的攻擊性行為,要引導孩子進行換位思考。
三、家長應當從孩子的幼兒時期,就該慢慢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情緒發泄方式。年幼的孩子會用哭、咬來表達情緒的不滿,這時家長應當盡量安撫,并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孩子把情緒的發泄轉移到“不受傷害”的目標上,如可以踩地板,或去跑步、打樹樁等。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