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父母要做的就是要常和孩子溝通,和孩子有商有量,不要因孩子不聽話就大喊大叫動手打罵,要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有的孩子和父母鬧矛盾離家出走,甚至走上絕路的也屢見不鮮,所以父母千萬不要打罵恐嚇孩子,勤于疏導溝通和關愛,過了這個時期,孩子自然會向好的方面轉變。
未成年不聽父母管教怎么辦
1、加強溝通。多與孩子溝通,理解孩子的想法,并耐心地解釋自己的意圖,達成共識。溝通可以縮小代溝,有助于避免矛盾的產生。
2、講理不講情。理性地跟孩子講道理,解釋為什么要聽從大人的指示,而不是動輒發脾氣或情緒化。講理可以讓孩子理性思考,促其主動改變。
3、給予適度自由。要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不能管得太死。在合理范圍內,尊重孩子的選擇,否則會激發叛逆心理。但自由的同時也要有底線。
4、明確底線。要明確家規和要求,告知孩子哪些是絕對不能輕易逾越的底線。在底線問題上要嚴格要求孩子的遵守,否則會失去主導權。
5、獎與懲。要平衡使用鼓勵和懲罰,鼓勵孩子的進步,懲罰孩子的錯誤舉動。但懲罰要適度,不能過度否定孩子。獎勵更易讓孩子產生正面改變。
6、以身作則。要以身作則,讓孩子見識到大人言行一致的榜樣。家長的模范作用巨大,這可以最有效地影響孩子的理念和舉止。
7、給予安全感。無論如何,都要給予孩子愛與安全感,這可以減少叛逆行為的產生,也是支撐孩子健康成長的精神基石。
孩子不聽話有幾種原因
1、一是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隨著年齡增長,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比如幼兒時期想要自己挑選衣服,可能會因為家長的選擇,不符合自己的意愿而不聽話。
2、二是家長的溝通方式有問題。如果家長總是用命令式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孩子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例如,家長直接說“你必須現在就做作業”,而不是和孩子商量“我們現在開始做作業怎么樣”。
3、三是周圍環境的影響。孩子可能受到同伴或者電視、網絡等媒體的影響。例如,看到電視里的主角,很酷地違背大人的意愿,孩子可能會模仿。造成不良影響,不聽話。
4、四是孩子的情緒問題。當孩子情緒不好,如感到憤怒、委屈或者焦慮時,可能會表現出不聽話。比如在學校被老師批評了,回家后可能就會對父母的要求,產生抵觸情緒。
家長如何與孩子和平相處
1、父母在孩子出現問題需要教育糾正時,要有家長的權威性。在這種時候要嚴肅認真的對待孩子,讓孩子知道這時候家長是在認真嚴肅的對待自己的問題。讓孩子知道自己應該糾正自己的錯誤,不是以平時的態度對待出現的問題。
2、家長同時還要做孩子平等的朋友,在孩子傾訴自己學校日常時,能夠給予建議。能夠和孩子平等交流,適時給予孩子解決問題的建議。孩子在平時生活中關心孩子,但是不過多的去嘮叨孩子細節問題。讓孩子可以感受到家長的關心和愛護,還能保持一定界限感,不讓孩子反感家長越界。
3、家長在平時生活中要對孩子言傳身教,教育孩子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比如孝敬父母,家長應該多帶孩子去關心照顧自己的父母,讓孩子從小感受這種教育。教育孩子要做好學習計劃,可以做平時自己做家庭計劃時有意帶著孩子一起完成,并且一起執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