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脾氣不好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很多家長在對待脾氣不好的孩子的時候,會使用打的手段。這樣是非常不好的。因為孩子在爸爸媽媽面前,他都是任性的,一般的孩子不會屈服在爸爸媽媽的棍棒下。話說回來,也沒有誰的爸爸媽媽愿意把孩子打成怎么樣。所以家長一定要耐心的去開導。
孩子脾氣特別不好怎么管教
1、了解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是嫉妒恐慌壓力還是挫折感。多花時間陪伴孩子,脾氣看書,寫字,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2、忽視孩子無理要求,孩子如果因為無理要求而哭鬧,一定不要滿足,不能妥協。
3、不要把自己意愿強加給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家長沒權利要求他們按照家長意愿來做。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孩子不但開心樂觀,還能養成獨立,有主見的性格。
4、轉移孩子注意力,孩子無理取鬧,可能是因為想引起家長注意,或者獲得獎勵,轉移孩子注意力,既讓他有新鮮感,有不違背父母原則。
5、同情并鼓勵孩子。孩子心理簡單單純,但是也非常脆弱,經不起打擊。遇到這種事情,家長首先要告訴孩子,其他的小朋友也會失敗,不只是他自己。先緩解孩子壓力,然后安慰鼓勵孩子。
小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
1、從小身體不好,經常生病,得到家人各方面的百般照顧,使孩子養成了別人就應該依從自己的心理。一旦不依從,從心理上便無法自控。
2、父母平時不在身邊,短暫的相聚恨不得給孩子所有的補償,即使孩子的一些過分要求也盲目地滿足。因此,當孩子的欲望沒能滿足時,常常大發脾氣。
3、孩子平時受到過分的寵愛,很少受挫折,心理承受力差,當遇到批評或相反的意見時,便無法忍受。
4、有些孩子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大發脾氣、大哭大鬧后家長就屈服了,從此,就發現發脾氣的妙用,把發脾氣作為要挾父母的手段。
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表達情緒
1、聆聽。
孩子從出生開始,最在意的聆聽對象,就是他的父母。沒有孩子一開始就不愿意跟父母溝通的。他的喜怒哀樂,總是想第一時間告訴父母。所以父母要養成孩子渴望訴求的習慣。即使孩子有時候對著父母碎碎念,父母也不要不耐煩。只有這樣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渠道才可以一直暢通無阻。
2、回問。
當孩子對父母有訴求發泄不滿的時候,父母要多問一句,“為什么?”只有這樣才可以將孩子心中的不滿,清楚的引導出來,同時鼓勵他勇于表達,勇于表達的孩子,慢慢會變得更善于表達,善于表達的孩子與他人更容易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他心中的壓力和情緒,便可以得到迅速的釋放,不至于因壓抑過度,而抑郁或暴起傷人。
3、解釋。
孩子對大人說的道理,經常是似懂非懂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對里面的那些名詞解釋搞不清楚。什么原則啦、底線啦、道德啦、規范啦、人格啦……等等等等。所以做父母的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們明白你所表達的意思,解釋清楚里面的那些他們不明白的詞語。確保他們真正明白你的意思。這也是以身作則,教導他們,要將意思表達清楚給他人。不完整的意思,經常會造成誤解。而誤解,對壓力和情緒的表達和釋放是沒有任何幫助的,而且還很有可能有害。
4、建議。
在這里,我用了建議,而不是命令。命令式應對于緊急情況,非做不可,有時效性的事情。在大多數情況,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應該采用建議的形式。建議可以幫助孩子思考,思考有助于孩子真正的接受道理,只有真正的明白和認同道理,下次才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道理講清楚了,孩子的情緒也就會平復下來,任性也就無法持續下去了。實際上通情達理也是一種正確有效的發泄渠道。
5、原則。
家長很有必要和孩子之間溝通清楚,到底什么是不可觸碰的底線,在原則性問題上,家長要保持一貫的,堅持,不退讓的態度。你讓孩子清楚規則,一旦遇到觸碰底線的發泄行為,家長只要從旁適當提醒,孩子就會醒悟毫無原則的發泄是不正確的,反而冷靜的表達,更有助于將事情解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