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先發現小孩撒謊先不要生氣,冷靜一下,分析孩子謊言的性質,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小孩從出生開始就是一張白潔的紙,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一定是我們大人那里沒有做到位,很多孩子說謊話也是害怕家長的不理解,甚至出現打,罵,家長不能太專權,都要學會換位思考。
小孩經常撒謊屢教不改怎么辦
1、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當孩子面對一件事情說謊話,甚至是無理取鬧時,家長應該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了解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從整個事情來看,孩子“說謊”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最好一次性能夠了解清楚。很多家長不問緣由,只要孩子說謊,就是打罵和體罰,這是完全不正確的方式。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更加害怕,他們以后不再信任家長,甚至不愿意和父母進行溝通。
2、認真和孩子交談
在得知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家長可以認真地和孩子進行交談溝通。找出孩子內心的需求點,引導孩子說出事情的真相和結果,讓孩子明白原來說出事情真實的一面,才算是對家長的尊重。此外,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當他們意識到自己錯誤時,家長不用再火上澆油,可以安慰孩子下次不要說謊了,說出實話,其實才是最優秀的品格。
小孩經常撒謊是什么原因
逃避懲罰:當小朋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帶來不良后果或懲罰時,他們可能會選擇撒謊來逃避責任。例如,沒有完成作業或淘氣造成了不良后果,為了避免受到批評或懲罰,他們可能會編造謊言。
模仿大人:小朋友的行為和習慣往往受到周圍人的影響,特別是他們經常接觸的人,如父母、老師或兄弟姐妹。如果這些人有撒謊的行為,小朋友可能會模仿他們,從而養成撒謊的習慣。
獲得成就感:有時,小朋友撒謊可能是為了獲得某種成就感或滿足感。他們可能覺得通過撒謊能夠讓自己看起來更聰明、更有能力或更受歡迎。
以示反抗:在某些情況下,小朋友撒謊可能是為了表達對某種規則、要求或期望的不滿或反抗。他們可能覺得通過撒謊能夠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或爭取更多的自主權。
家長教育不當: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過于嚴厲或缺乏耐心,可能會導致孩子產生恐懼或不安的情緒。為了逃避這種情緒,孩子可能會選擇撒謊來逃避懲罰或尋求家長的關注和關心。
如何引導孩子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1、以身作則
作為家長,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是十分重要的,你的行為影響著孩子,孩子以你為模仿的對象,在平時的生活中,答應了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要以各種借口推塘,甚至過后忘記了你所答應的事。如果家長答應了孩子的事情也做不到的話,那么孩子會不會模仿家長,表面答應了你,然后只說不做呢?家長答應又做不到的這種行為,會給孩子帶來承諾的錯誤認知與理解。
所以,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誠實守信的品質,首要的是自己要說話算話,答應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要有太多的借口。
2、分享誠實守信的人或事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要告訴孩子不要輕易失信于人,答應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讓孩子站在另一個角度去思考,如果別人答應了他而別人又沒有做到,失信的人壞處在哪里,會帶來什么后果?
3、明辨是非觀
孩子還處于成長階段,對于事情的認知與理解還不夠深刻,作為家長要與孩子分析什么樣的事可以給予承諾,什么樣的事不可以給予承諾,以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自己答應的事情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能輕易去答應別人,一旦許下承諾就要去做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