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的小孩子一般已經上幼兒園了,如果孩子總是不聽話,家長就會很頭疼,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不能打不能罵,一說就哭,作為家長面對孩子不聽話,可以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去引導孩子。
5歲的小孩子總是不聽話怎么辦
作為家長,可以和孩子開展一些針對孩子身上壞毛病、諸如“講文明話”、“不做壞事”等為主題的趣味性的比賽活動,而且設計比賽前,要預計孩子能贏。
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贏了比賽的孩子,會變得信心十足,漸漸改掉一些壞習慣、壞毛病,進而變得聽話起來。
向孩子解釋行為規范有時候孩子不聽話,不和成人配合,是因為他不了解或忘記了行為的規則。
再一次的提醒孩子,可以讓孩子體會和了解,但要注意的是,在提醒孩子時,要注意表情和聲調,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堅定、溫和的聲調來對孩子說明或提出要求:“記得嗎?在人多的地方講話要小聲點,才不會妨礙別人。
5歲的小孩子總是不聽話家長一定要注意了,有的孩子非常的任性。不遵守家長制定的規矩如果時間長了,未來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況。建議平常不要對孩子太過苛刻,要有什么事都要好好跟孩子說。
父母不管理、不去要求孩子,不去訓練孩子,孩子就養成我行我素的性格,再糾正就得費很大功夫。所以,多與孩子在一起,可以隨時關注孩子的沒變化,一旦出現不好的苗頭,也可以及時糾正,這樣才能讓孩子走上人生正軌。
有的時候說太深奧了,孩子也理解不了意思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耐心的給孩子一些輔導等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理解大人的意思會慢慢的懂事。注意平時一定要對孩子重視起來,有的時候父母不重視孩子,孩子也不會聽父母的話。
如果孩子犯錯的情節很輕微,例如無意間打碎碗、摔雞蛋等,家長就不要隨便打孩子了,而是以教育引導為主,打碎碗這一類無意間的事情,就提醒孩子注意,就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自己錯誤所在,并讓他作出保證。
如果孩子犯的錯誤比較嚴重,例如與打架、偷摸行為或者其他更嚴重的事情,家長可以采取不允許他上網玩游戲、看電視、不允許吃零食等辦法,制約孩子。另外就是采取一些武力上的懲戒,當然雷聲大雨點小,主要作用用于威懾,千萬不能打孩子的要害。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