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安靜,尤其在學校或人多的地方不愛發言,導致孩子安靜有很多因素,一般來說,大部分孩子是因為害羞才不愿開口說話。
4歲孩子害羞不愛表達自己怎么辦
1、教會孩子社交技巧。
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要教會孩子必要的社交技巧,教他們如何教朋友!
要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如在什么場合說“謝謝”什么場合說“請”,特別重要的是,家長帶孩子出去的時候,要鄭重其事地向對方介紹孩子,也要向孩子介紹對方,我們平時老叫孩子先問候大人,為什么大人就不能先問候孩子呢?孩子在這些社交場合應該和大人享有同等的權利。
當孩子這么做了,家長要馬上表揚,而更重要的是表揚必須有技巧,有內容,更不能用物質加以賄賂或者交換。
2、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自己要表現出落落大方的社交模式,我們要讓孩子看到社交生活是很有必要很有趣的,在社交生活中,我們是如何和外人打交道,如何表達我們自己的情感的。
3、多帶孩子接觸這些社交場合。
當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帶孩子多參加社會活動,帶孩子認識各種不同的人,參加各種活動。
4、不要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簽。
家長一定要避免說自己的孩子太害羞,因為長期這樣,孩子就在頭腦里種下“害羞”的種子,認為父母就是這么認為的,那我就是這樣的人!
被父母和外人貼上害羞標簽的孩子看到就是害羞的自己,慢慢地他們會絕望地感到害羞就是一種無法克服的障礙,自己和別人比不是正常人!
家長千萬不要跟外人解釋自己孩子是害羞的個性。如果家長感覺一定要向別人解釋一下孩子的行為可以這么說:“我寶貝需要一點時間去習慣陌生人,他可能要過會兒才想開始說話!”這種說法即緩解大人的尷尬,也給孩子臺階下,讓他們感覺比較自在。
所以,家長絕對不允許其他外人如朋友,兄弟姐妹隨意評價,或隨意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簽,碰到這種人,禮貌提醒未果,該翻臉就翻臉!
5、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有能力。
家長應該積極幫助孩子培養自信,讓他們感覺自己很重要,有能力。這種感覺一旦在孩子內心深根,就能增強孩子自尊心。
家長可以分配一些家務活給孩子讓他們完成,這些家務必須在孩子的能力范圍內可以自己完成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家長也要培養孩子獨立做決定,從孩子很小的時候,給孩子選擇的權利,讓他們自己決定每天穿什么衣服,等孩子越長越大,他們決定的事情就更多了,但很重要的一點是只要孩子需要,家長永遠可以提供建議和幫助。
6、給孩子足夠的愛。
孩子只有得到家長足夠的愛和照顧才能茁壯成長,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是怎樣愛著他們的孩子,也就是把愛說出來!尤其我們含蓄的東方人。
給孩子的愛必須是無條件的,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不管孩子說了什么做了什么,我們都愛他,只不過是對他們說的話和做的事有異議而已!
7、對孩子的期望要恰當。
父母不能總要求孩子總是那么外向,那么健談。我們也不能總要求孩子,催促孩子和別人交流,參加社交活動。父母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的實際能力,對孩子的期望要適當。
8、不要總幫孩子回答。
生活中,我發現那些強勢的媽媽經常幫孩子回答一切問題。這種行為無疑在強調孩子的害羞,其實,害羞的孩子需要機會讓他們自己去表達,只不過他們比別人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準備而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