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出生開始都是愛著父母、尊重父母的。之所以會變得不尊重父母,是父母錯誤的養育方式和不被孩子認可的一言一行導致的結果,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教育的失敗。
6歲孩子不尊重父母的原因
1、只重視物質付出,使孩子不懂得尊敬父母,父母只重視物質給予,而忽視,或者淡化精神給予,孩子必然會逐漸變得冷漠、驕橫。這里說句題外話,心理學對企業管理的研究發現,如果一味用加工資來激勵員工,則非但起不到預期作用,還會引發員工的不滿情緒。而如果換成獎狀、表揚,再結合適量的物質獎勵,效果會出乎意料的好。這就是精神財富的力量。
2、父母的人格魅力,是獲得孩子尊敬的關鍵,孩子尊敬父母并不因為父母從事的工作、收入、社會地位等,而是父母的人格魅力。很多父母才三四十歲,就認為自己的一生就這樣了,已經看到盡頭了,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這樣的父母,真是把自己看扁了,自然,孩子也會把你看扁。
真正有人格魅力的父母,不需要轟轟烈烈的事業,但他始終努力勤奮、好學向上、積極樂觀、自律自愛,對孩子來說,這就是無言的榜樣,孩子自然就會尊敬父母。
3、家長溺愛的影響。當今,孩子成為很多家庭運轉的核心,家庭成員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有求必應。慢慢的,孩子會認為家人對自己的好是應該的,導致恃寵而驕,不會感恩和珍惜家人的疼愛,對長輩毫不尊重。
4、家長絕對權威的影響。有些家長仍然受傳統觀念的左右,認為孩子的生命和未來的一切都是自己給的,孩子應該要無條件服從家長。因此,家長做什么事情都不會照顧孩子的感受,也就是現在家庭中出現頻率很高的“我是為你好”。比如偷看孩子日記,在家不能發表意見,不能頂嘴等等。另外,家長習慣性地在外人面前批評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種傷害孩子自尊的行為。
5、 教育方式粗暴、冷漠,有的父母尊崇棍棒式教育,對孩子十分專制,一點也不考慮孩子自己的想法;不會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動輒斥責、打罵,甚至在外人面前教訓孩子。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孩子小時候心靈受到了難以愈合的創傷,自卑、冷漠,缺乏安全感,長大了容易形成反叛的心理,事事和父母對抗。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