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出生后,除了他健康的長大,最讓父母操心的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對于教育,我們始終堅信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孩子的,所以父母打開視野博采眾長,非常必要。那么,孩子不愿上幼兒園怎么辦呢?
孩子不愿上幼兒園怎么辦
1、理解寶寶,不要斥責
孩子一直生活在家庭里,來到陌生的幼兒園,周圍沒有親人,環境也有巨大不同,十分不適應。換位思考一下,就是大人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也要有時間來適應。對于一個3歲的孩子,這種巨大的變化一時不能適應很正常。所以,家長不要采取威脅或打罵的方式,避免產生更嚴重的行為問題。
2、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經常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熟悉那里的環境,看看小朋友們怎樣做游戲、滑滑梯、學兒歌,激起他們想融入的欲望。也可先交往即將一起入園的小朋友,讓孩子一進去便有熟悉的小伙伴。
3、讓孩子學會自理
孩子不愿上幼兒園,那么在養育中,爸媽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動手自理能力,如吃飯、穿衣、洗手、洗臉、大小便等,不要事事代勞。如果孩子過分依賴大人,將不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因而產生緊張、恐懼和焦慮。
4、不要妖魔化“幼兒園”
對孩子說話要謹慎,不要有負面暗示,比如“不聽話就把你送去幼兒園”、“讓幼兒園的老師來收拾你”;有的大人逗孩子說“還沒關到幼兒園去呀”,這些話都會給孩子負面的心理暗示,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是一個不好的、可怕的地方,從而產生抗拒感。
5、提前調整作息時間
了解幼兒園相關保教的具體安排與要求,提前給孩子安排與幼兒園相應的作息時間,縮短家庭與幼兒園生活、衛生習慣方面的距離,使孩子對幼兒園有一定的間接經驗,才能有效改善孩子不愿上幼兒園的情況。
6、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
作為家長,在孩子還沒有進幼兒園之前,要先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比如說帶孩子去陌生的環境玩耍,讓孩子鍛煉接觸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其次培養孩子獨立吃飯,獨立上廁所等,小孩子獨立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孩子在幼兒園各方面的適應。
7、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家長可以在家里告訴孩子,你現在已經是大寶寶了,可以去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要上班。幼兒園有好多好玩的玩具,有可愛的小朋友,還有跟爸爸媽媽一樣疼你的老師。在家里做好思想工作,讓孩子有準備,多多鼓勵孩子,你是一個很棒的孩子,能勇敢的去幼兒園上學。
8、讓孩子按時作息
孩子在家里的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全部寵著他,有時候作息吃飯不規律。比如說吃飯的時候,全家人追著孩子吃,吃一口玩一下,或者拿著零食當正餐,什么時候餓了什么時候吃飯,中午不睡覺,晚上很晚才休息。如果是這樣的作息規律,肯定適應不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所以家長要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培養孩子按時作息飲食。
孩子不愿上幼兒園的原因
1、自理能力不強
幼兒園吃飯需要自己吃,睡覺需要自己睡,穿衣服自己穿,背書包自己背,上廁所自己去,如果孩子某項能力不熟練,他的幼兒園生活就有很大阻礙。一方面自身吃不好、睡不好,還可能受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嘲笑,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就想選擇逃避。
2、人際交往能力較差
孩子在家和父母建立了依戀關系,到了幼兒園,就到了一個小社會,沒有人像父母那樣對自己無微不至,他會感到不適應。如果不會交朋友,更是感到孤單。人是需要交流、交往的,看著別的小朋友三五成群、說說笑笑,自己孤零零地站在一邊,肯定心里不是滋味。
3、表達能力不強
孩子在家遇到事情,沒等他要求,父母也會幫他解決。在幼兒園就不同了,孩子不能準確表達自己,就不能讓人明白他的訴求,很難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有種被忽視的感覺。
要讓孩子慢慢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這樣孩子不愿上幼兒園的情況才不會發生。家長們也要注意孩子在幼兒園的安全狀況,避免孩子因與其他同學發生矛盾而不想上學,這是就需要我們家長幫忙解決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