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私霸道是占有欲強的一種表現,這種現象不僅僅出現在三歲孩子的身上,如果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不對他進行干預,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這種表現也會更加的明顯,甚至發展為叛逆。
三歲孩子自私霸道占有欲強怎么辦
對于年齡小的寶寶來講,還不懂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所以,他看到東西后,都想當然地覺得,我要擁有。這個時候要告訴孩子,這個東西不是你的,是別的寶寶的,你的東西,一直在家里,從而讓寶寶養成分辨你我的東西。
當小孩第一次分享后,得到了小朋友的認可和其他的家長的夸獎。通過這種分享,讓他認識到分享是會得到快樂的。而且分享是培養他們社會性的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對寶寶的人格養成非常重要。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認知水平不一樣,當培養他的分享行為時,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進行適當引導。
但其實三歲左右的孩子,心里其實很在乎父母和其它人對自己的評價的,所以,父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揚其它小朋友大方、愛分享;更不能拿其它小朋友來與孩子作比較,不然,孩子會很不舒服的。
父母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人當著孩子的面,說孩子“小氣”“自私”“不愛分享”時,父母千萬不要附和他的說法,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正確的做法是維護孩子,告訴那個人,同時也告訴孩子,東西是孩子的,所以,孩子有權決定要不要分享。
最后,對于三歲孩子自私霸道占有欲強,可以使用交換法。互換玩具或食材能夠達到孩子的求知欲,還能夠避免孩子稱霸和占有欲的造成。如孩子要他人的玩具,就要孩子自身拿著玩具用商議的語氣,友善的心態和小孩子互換著玩,使雙方都獲益。
為什么孩子不愛分享
不愛分享,是孩子小時候的天性。人的天性不就是先滿足自己嗎?人類就是這么繁衍生存下來的。孩子也是,自己喜歡的東西,當然就要抓的牢一點,這不是很正常的人性嗎?只有當孩子覺得自己滿足后,才會分享給別人。所以,強迫要求孩子分享的,孩子的安全感就會很受傷,覺得連自己的物品都掌控不了,還談什么自主權呢?
三歲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當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的時候,孩子會有強烈的以自我感受為中心的心理狀態產生。孩子會傾向于認為“東西都是我的,別人碰一下都不行!”孩子的自我意識顯現,物權意識也隨之清晰起來。
三歲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1、習慣撒謊
孩子撒謊其實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但父母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孩子的小聰明,并以此去縱容。
孩子撒謊的原因通常有兩點:
一是因為做錯了事或其他原因不想你知道,才會撒謊來保護自己。二是無意的撒謊,因為小孩有時候會認知混淆,容易脫離事實,所以會導致他們無意間撒謊。
但是撒謊有一次就有第二次,特別是第一種情況,當孩子意識到撒謊可以讓他自己得到好處時,他就不會認為這是一件壞事,會越來越過分,以后撒的謊就越來越大。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
2、撒潑打滾,無理取鬧
不少孩子喜歡無理取鬧,試圖用各種“手段”去“威脅”父母去達到自身的某種目的,比如看見喜歡的東西非要買,如果不買,就躺倒地上撒潑打滾,甚至以自殘的方式威脅父母。
父母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協,只會縱容孩子,讓其變本加厲。越是順從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可能越容易養成霸道、自私、目中無人的性格。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