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叛逆期的兒童很容易和父母的關系變得僵化,他們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慢慢的也不再乖巧聽話。六歲兒童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家長在此時要和他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不要居高臨下的教導孩子,這樣只會給孩子帶來很大壓力。
六歲兒童叛逆期如何處理
第一、客觀看待孩子頂嘴
6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會和大人頂嘴,很多大人覺得這是很不應該的,其實頂嘴的孩子并不完全是壞事,反而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標志。這是他們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我們要懂得從孩子的反駁中看到他的需求和感受。
第二、調整自己的心態
只有先把心態調整好了,才能更好的樹立三觀,也能夠更好的提出方法論來。所以在處理這件事情之前,家長也應該應用這一套,首先調整自己的心態,要正視這些問題告訴自己,這是孩子的關鍵時間,也是一個很正常的過渡時期,不必太放在心上。
第三、和孩子積極的溝通
溝通是打開聯系打開心扉的關鍵一步,只有先把這一步做好了,往后的行動才能行之有效,所以一開始父母就要和孩子進行溝通。
第四、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套規章制度
規章制度一定是切實可行的,也就是說不要治得太冠冕堂皇,也不要治得太過細碎,一定要符合孩子自身的需求。針對孩子日常行為,在做什么事情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犯了錯又應該接受什么樣的懲罰等等。把這一套制度制定出來以后,父母在切實的執行下去,在六歲兒童叛逆期時,教育效果一定會立竿見影。
第五、不必逢事都批評
若是孩子犯的錯誤只是一些日常的小錯誤,比如作業沒寫完就跑去看電視,或是完成的作業質量不高就跑出去玩耍了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只需給孩子樹立規矩與懲罰,讓孩子將自己的事情放在心上,形成勇于擔當的性格。
六歲兒童叛逆期的行為特征
特征一:內心極為矛盾。比如經常性地問:咱們今天出去玩還是在家里?想出去又想在家里。還有一個特征就是喜歡把字母或數字寫反,比如“b”寫成“d”“p”寫成“q”,其實也是這個年齡段的特征,所以如果六歲孩子出現這種錯誤,不要錯怪孩子不仔細。
特征二: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六歲的孩子希望媽媽關注著她的世界,想要媽媽保證愛他,一旦媽媽有什么做得讓他不如意的事情,他就會把不滿發泄到媽媽身上,這些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
特征三:很多行為明顯惡化,惹人煩。家長每次都對自己說要對孩子溫和,讓孩子覺得媽媽愛她。可是往往還沒持續多久,就會發生惱火的事。六歲的孩子猶如一個“小刺頭”,你問他事,他往往會回答“你干嗎要知道?”讓他做什么事,他也會“我偏不!”,事情不能讓他如意,“我愛你”馬上變成“我恨你”。
六歲孩子不寫作業怎么辦
1、讓孩子自由安排做作業的順序。給孩子更多的自由,讓他自己去選擇自己首先想要完成的作業,別看這個小細節不起眼,實際上透露出孩子的興趣愛好,往往他會先完成自己最感興趣的。對于自己最拿手的,他會感到很快樂,也是一種積極的狀態。
2、讓孩子規定時間內做完事情。無規矩不成方圓,給孩子養成一個有時間觀念的習慣是很有必要的,那體現出了一個人的原則。守時的從另外的角度看就是一種誠信,這對孩子將來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雖然孩子小只是簡單的做作業,但那個卻是習慣養成的初期,是正好培養的時候。
為了加強孩子做作業的積極性,對孩子可以進行夸獎,偶爾帶有獎勵,比如看電視,玩玩具,和其他同學玩耍等,當孩子形成一種意識,只有自己付出了自己努力,至少做了該做的事情,才有“得到”。
3、適當地給予孩子獎勵。如果孩子的作業做得很差,寫的很亂,可以讓他再做一次,如果他做得更仔細,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獎勵。可以用代幣獎勵法。比如,積一定數量的“小星星”可以兌換相應的物品,也可以是精神獎勵,讓他休息和玩耍,比如看一會兒電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