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階段,父母總是過分關注他的生長發育,卻忽視了他的人格培養。不注重這一點會導致寶寶產生很多行為問題,比如脾氣暴躁易怒,或者不愿意和他人交往。這肯定會讓家長很苦惱,因此想要孩子更加自信樂觀,一定要找到原因所在并解決。
三歲寶寶脾氣暴躁易怒的原因
1、生活中被管控的太嚴格。所謂物極必反,大概就是如此吧,對一個三歲的孩子嚴格要求會稍顯苛刻,而孩子接受不了就會發泄壓抑的情緒。
2、缺乏關愛。在二胎家庭普遍增多,對老大的忽略就會造成大寶心理的失落,以及失望。對于三四歲不會自我調節的孩子來說,這就像壓在心里的石頭,壓的孩子喘不過來氣,甚至表現出來焦躁不安。
3、三歲孩子性格管理能力弱,只是單純的情緒失控。家長應該耐心教孩子怎樣發泄情緒,怎樣處理情緒。以身作則,不要隨便發脾氣,正確引導孩子處理壞情緒。
4、父母的原因。比如父母回答孩子問題時,表現出暴躁,不耐煩等行為,或者彼此因為小問題的爭執而發脾氣都會讓寶寶去經常模仿和學習。從而表現出所謂的氣性大,導致三歲寶寶脾氣暴躁易怒。
三歲寶寶脾氣暴躁易怒如何解決
首先,家長要做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孩子會有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這時候要斬釘截鐵的拒絕,而不是因為孩子的眼淚而妥協。我們要知道現在的家庭結構一般是六個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這個時候很容易出現溺愛的情況。
所以如果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父母并沒做出拒絕的行動,或者是語言上的拒絕。孩子慢慢的就會學會利用父母害怕他哭鬧的弱點,來反復的用這種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
其次,適當冷處理。有時候三歲寶寶脾氣暴躁易怒是在試探父母,或者想要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發現寶寶的這個意圖,家長一定要學會冷處理,也就是不要理會寶寶。
如果寶寶是因為想要玩具而發脾氣,寶媽不要為了安撫寶寶就滿足寶寶的要求,如果這樣今后寶寶還會繼續如此,所以千萬不要開這個頭。如果寶寶大聲哭鬧,家長可以去做聲音更大的事情,比如用吸塵器做清理,讓寶寶感覺自己再大聲都沒有用,也就會平緩情緒。
最后,家長也要隨時反省自己的行為,有沒有經常對孩子亂發脾氣,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你是否以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孩子的行為無論是好還是壞,其實都可以影射到寶媽寶爸的身上,家長如果愛發脾氣,孩子也會以發脾氣的形式來表達自己。
三歲寶寶動手打媽媽應該怎樣教育
1、不能妥協。同孩子講道理一定要方式溫和,但是態度絕對堅定,一定要把這種不好行為制止在搖籃里。家長不要小看孩子察言觀色和欺軟怕硬的能力,所以家長一定要守住家里規矩要有原則性,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含含糊糊,讓孩子鉆了空子。
同時也要有約定感,就是讓寶寶知道和家長定了約定之后是不能隨意更改的,比如家長說只能玩十分鐘,就是十分鐘,軟磨硬泡都沒有用。
2、要及時糾正孩子動手打人的這個不良行為。三歲寶寶動手打人時會觀察大人的反應,如果媽媽表現出很驚訝,像是和他在做游戲的樣子。這個時候家長不能用開玩笑的語氣和孩子說,他會認為我可以繼續和家長游戲、很有趣。
如果家長非常憤怒,那孩子會認為大人是發泄情緒的一種方式,因為懼怕媽媽會停手,但他遇到相同的情形時孩子還會動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