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的孩子相比前兩年,無論是在語言組織能力方面,還是在認知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孩子的心理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以下是四歲左右孩子的心理特點,希望家長可以參考,以便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四歲左右孩子的心理特點
這個年紀兒童心理出現了較大的變化與發展,4歲兒童的一切潛在的能力開始生機勃勃地發展著,表現出不懼怕,好交往,富有獨立精神和自信心,能安靜又能吵鬧等新的心理特征。
可以說是閑不住的人,不易控制的人,其心理發展出現了新的變化:明顯地比3歲兒童更加活潑好動,對周圍生活也更熟悉了,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所以更愛活動,活動起來很靈活,也能堅持較長時間的活動。他們愛說、愛問、愛跑、愛動手、愛玩,對成人的要求往往不那么順從聽話。
四歲左右孩子應該怎么教育
1、信任感的培養
要培養孩子的信任感,首先要與他們交流,經常給孩子說話、唱歌、講故事等,并且時常用眼神與孩子交流。每次交流都有給孩子一個明確的信息“媽媽愛他們”。另外方面不要忽略孩子的要求。尤其是4歲的孩子,正是問無數個“為什么”的年齡,所以要認真對待孩子每一次提問和每一個疑問。
當孩子受委屈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學會擁抱孩子,讓孩子在內心建立起對父母的信任,從而發展成對他人的信任。
2、有規有矩
規矩有時候是令人厭煩的東西,但是規矩規則只是暫時的,站在長遠角度考慮,對4歲寶寶來說他們仍然懵懂,有時會和小朋友打架,或者鬧事,不聽話。育兒專家建議,對于4-8歲的孩子可以制定不超過5條的規則。
3、善于發現孩子的內外差異
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內外差異。話再多的孩子,在外面也許就不能像在家里一樣健談了。尤其是面對陌生環境時,這種傾向就更加明顯,這時候大人也許馬上急躁地說:“在家不是講得很好嗎?現在怎么搞的?”
與其說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語言問題,不如說是社會性的問題。只要讓他們習慣不同的人和環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這種障礙了。
4、保持溫馨的家庭環境
家庭房間、家具布置整潔美觀,舒適宜人,有利于陶冶孩子的情操,也能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家人之間要和睦相處。
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影響較大,每個家庭成員都要自尊、自愛、自重,嚴格要求,互敬互愛,按照正確的道德規范辦事,子女就能在和諧的家庭生活中學會如何做人,如何愛人,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在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較開朗、活潑上進、心地善良,具有優良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