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在跟老師溝通孩子情況時,需要將自己的想法和對孩子的管教方式,都如實說出,并不是向老師發泄自己的情緒。當老師說了孩子的情況后,家長不要一直向老師抱怨自己的不滿,積極的回復,配合老師教育孩子才是最主要的。
老師說了孩子的情況怎么給老師回復
老師說了孩子的情況,家長可以回復:尊敬的老師您好,非常感謝您的反饋,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對于孩子的鞭策,能夠找到孩子的不足之處,才能讓孩子有一個很好的改變。我一定會認真的對待孩子,好好照顧著他,也希望他能夠成為你的好學生。
針對老師反映的情況,對照孩子的表現核查之后再與老師交流。然后了解老師的教育目的和方法,與老師達成共識,對孩子因材施教,做好家校聯合教育。總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材施教,合理的回復老師。
家長怎么正確教育孩子
1、重視情緒的作用
不同性質的情緒對人的心理有不同的作用,積極的情緒使人生活愉快,充滿信心,心情舒暢;消極的情緒使人生活壓抑,缺乏信心,心情沮喪。同樣不同性質的情緒,對家長的心理和行為也有不同的影響。
積極的情緒能激發家長以充滿愛的方式,主動了解孩子,關切孩子的成長,并以科學的方式教育和培養孩子,從而使親子關系密切協調,家庭氣氛和睦溫馨。家長要重視自身的情緒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努力培養和保持積極的情緒,克服和消除消極的情緒。
2、大人的意見要統一
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于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度也要統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著孩子面就相互數落。
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會蕩然無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3、不要扼殺孩子的興趣
學業固然重要,但是興趣是激發孩子創造力的源泉。現在的社會需要的不是讀書機器,而是全面發展的多面手。所以,如果孩子表現出某方面的愛好,千萬不要干涉,而是應該鼓勵他,說不定還能成為孩子的一項技能。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