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們要學會從老師那里去了解孩子的情況,有些家長把孩子放在學校之后就不管不顧,其實這樣是不對的。老師不可能同時教導好那么多孩子,還需要家長在家里的教育,這時就需要家長從老師哪里去了解孩子的狀況,那么孩子在學校家長應該怎么和老師溝通呢?
孩子在學校怎么和老師溝通
1、說出自己的顧慮
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家長們要把家長的顧慮大膽的說出來,而不是去指責老師甚至教導老師怎么做。既然是溝通,那么就要有來有往,家長們可以從老師那里得到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給可以將孩子在家里的狀況也告訴老師,這樣可以幫助老師更好的去教育孩子。
2、穩定自己的心態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很乖的,“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么會在里調皮學校里搗蛋呢?”家長認為自己對孩子很了解。所以每當老師對孩子提出不同看法時,家長往往都會很不高興。
但是家長們要注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可能完全和在家時不一樣,這樣的現象是經常發生的。因此,老師和家長要經常交換意見,有助于雙方更好地了解孩子。
3、多去了解老師
家長們在孩子上學初期,就要盡早與老師見一面,對老師有個初步的印象。有些聰明的家長會在子女到新學校報到時陪著去,或是在第一星期就找個理由與老師交流一下,熟悉一下老師,了解老師的性格,以便后續的交流更加方便。
這一步做好之后,以后就會順利多了。在輕松氣氛下互相認識的老師和家長,在對孩子的問題交換看法時,相互之間很少保留意見。千萬不要等到孩子有了嚴重問題才去找老師,那時彼此就可能會尷尬。
4、與老師成為朋友
家長們和孩子的老師應該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對手。家長們可以嘗試通過一些非正式的聊天來建立關系,時不時的問候一下老師,在教室里做志愿者或主動提出在家里幫助做一些項目。
如果家長每次見孩子老師的時候都在抱怨或不停地言語攻擊,老師會開始躲著你或對你有所防備。請不要忘了,你與老師有著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幫助你的孩子更好的學習成長。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交流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如果在和老師溝通中得到老師的好感,那么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一定幫助的。當老師很認同某一位家長時,那就表示他對這位家長的教育方式很認可,對于孩子也會產生更多的關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